南昌全面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激发经营主体活力
“严罚式”变“容错式” “重管理”变“细服务”
创新信用监管方式方法,推行信用监管业务“不见面、网上办”;规范涉企检查,落实无事不扰制度;释放监管温情,出台免罚案件适用标准……近年来,南昌全面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,从“严罚式”变为“容错式”,从“重管理”变为“细服务”,为经营主体营造稳定、公平、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。
法理相融纾解企业困难
(资料图)
去年,江西力信房地产价格评估有限公司因疫情多次歇业,导致经营场所关门,执法人员在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检查中因无法与负责人联系,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。如今,企业渴望恢复营业却无法正常经营,让负责人宁瑶很苦恼。
了解情况后,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她,确认企业满足信用修复申请条件后,现场指导企业准备材料,并进行网上申报,帮助企业很快恢复了正常经营。
信用修复不是给失信者“断后路”,而是为信用改善者提供“退路”。近年来,我市紧紧围绕助企纾困解难、促进高质量发展,积极创新信用监管方式方法,先后推行信用监管业务“不见面、网上办”,大力提倡“非接触式”办理,极大地方便了经营主体办理信用监管业务。企业办理经营异常名录移出、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、经营主体年报公示,通过网上申请,利用“电子证照”“网络核验”“电子签章”等方式,实现网上申报、线上受理,线下审查、结果电子推送等“全程网办”,促进经营主体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。
与此同时,我市还印发了《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优化营商环境实行柔性执法办法(试行)》,充分发挥警示与教育作用,灵活采取行政建议、告诫、约谈、提示等行政指导方式,引导行政相对人主动、自觉履行法律义务、纠正违法行为、消除危害后果。除涉及人身、财产安全、公共安全等领域外,对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领域和民营企业、个体工商户、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一般经营行为,推进包容审慎监管,实现了法律“权威力度”和执法“人性温度”高度融合。
提质降频避免监管扰企
“虽然我的店面不大,但执法人员每次来都会细心帮我找出不足、提出意见、耐心指导。现在,店里环境变好了,生意也好起来了。”在红谷滩区经营一家小餐饮店的李先生告诉记者。如今,执法人员检查次数减少了,但检查得更仔细、更有针对性,服务性更强了。
为了做到监管执法不扰企,我市推行“企业安静日”制度,将每月的1日至20日设为“企业安静日”,在此期间除因安全生产、劳动监察、环境保护、突发事件、案件查处或上级部署等特殊原因外,各行政执法部门不得对企业进行各类行政执法检查,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,为企业减轻非经营性负担。
此外,为了减轻经营主体负担,我市深入推进联合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工作,力推“1+N”新模式,实现“进一次门、查多项事”,在实施双随机抽查工作中,将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作为参考依据,执行差异化监管措施,合理确定、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,为经营主体松绑减负,减少对企业的打扰。
暖心服务打造优质“软环境”
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,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必不可少。近年来,我市不断强化助企发展理念,深入推行提醒告诫、信用修复等暖心服务,以靠前服务助力打造营商法治“软环境”。
“在执法过程中,我们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,兼顾‘法理情’,努力实现法律效果、社会效果、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。”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,对网络交易监管领域、广告监管领域、行政许可领域、计量认证监管领域、价格监管领域、食品监管领域、特种设备监管领域、药品监管领域、知识产权领域、产品质量监管10个领域的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事项进行了规范。
同时,为了防范假以实施“免罚清单”放纵违法行为,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配套制定了实施免罚清单案件审核制度,成立了免罚案件审理委员会,规范了免罚案件审核程序。同时还加强了对执法人员的培训,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,全力提升以优质服务激发经营主体活力,护航企业稳步发展。(全媒体记者万敏)